洋葱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主观 >
主观
  •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在行为时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导致这种结果发生的行为。过失犯罪之所以构成犯罪,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危害结果:过失犯罪要求实际上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这意味着行为人的行为与他人权益受损或社会秩序受扰有直接的因果关
    常识 2025-01-08 09:06:35
  • 主观认定是指 凭借个人主观上的认识和判断来作出的结论,通常与客观认定相对立。在法律和心理学领域,主观认定涉及到个人对某一事物或行为的内在认知、情感、意图和信念,这些因素往往难以被他人直接感知或验证。以下是一些具体情境中的主观认定示例: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故意在合同诈骗罪中,主观认定涉及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
    常识 2025-01-12 00:20:05
  • 本报记者 王 洲前不久,驾驶员常某来到北京市公安交管局海淀交通支队清河大队执法站“领罚”。此前,常某为躲避尾号限行,用数字“6”的号牌贴遮挡尾号“8”,被清河大队民警拦停。常某原以为自己只是遮挡号牌,“最多罚款200元、驾驶证记9分”。当得知自己的行为不是遮挡号牌而是变造号牌,将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1
    实时讯息 2025-04-03 06: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