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州以科技创新为支点,撬动人参产业向标准化、精深化、品牌化转型升级,让“百草之王”释放更大经济价值。
日前,记者跟随州科技局工作人员深入龙井、延吉两地重点人参企业,就科研项目落地推进情况进行走访。在延边朝药药业GMP车间,智能化生产线正将道地人参转化为标准化产品。据吉林延边朝药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德志介绍:“以人参为主要原料的产品有:人参口服液、益津降糖颗粒还有参苓白术散以及生脉饮,生脉饮的人参方,这几个产品都是以长白山的道地药材人参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目前我们公司的产品有28个生产文号,正常在市场上销售的大约有16种,按规格划分的话应该大约有40-50种,整体上现在我们销售的网络是遍布全国的26个省市。”
科技局不仅送政策“服务包”,还帮助企业搭建创新引擎。走进延边韩工坊的科学家工作室,延边大学的专家与企业负责人正在对新型人参萃取产品进行市场远景规划。“技术路线图”显示,企业已布局人参皂苷、人参肽等多个精深加工方向。延边韩工坊健康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綦占文说:“这几年,州科技局立项,项目申报,每年有两次,我们每年都参加,这几年都已经连续好几年了我们申报的项目,州科技局都给我们把这个项目作为一个认定可以进行的项目。”据延边大学长白山人参研究中心主任崔承弼介绍:“到目前为止,跟这个相关的企业,尤其是韩工坊企业进行合作产生了一个吉林首家的人参精深技术科学家工作室,通过这些人参产品推广到这个市场上,推进产业化进程。我们现在团队有七八个教师,有教授和副教授和讲师,几乎全是专门做这个人参研究的研究人员,研究生大概是20多个,有3到4个博士生。”
2013年开始,延边大学研究团队就红参及黑参展开研究,目前已经形成完整的科学评价体系和技术研究体系。崔承弼说:“延边大学其实在我们全省已经走在前列,我们的研究成果包括研究的具体的一些项目中,我们得到了很多的认可,尤其在红参、黑参研究中处于全省前列。”
在延边,这种“陪伴式创新”已形成常态,州科技局组建的“人参产业服务专班”,截至目前,已走访企业58次,解决技术需求23项。通过科技文献服务平台,企业可实时获取全球2.3万种专业期刊数据。目前,全州已培育18家人参高新技术企业,开发出人参咖啡、人参酵素等32种新产品。据州科技局农业科技与社会发展处处长张梅介绍:“我们现在涉及到的人参企业是规上的有28户,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掌握数量是14家,还有其他的,包括种植领域对我们来说也是可以攻关的一项。”
随着“人参+”战略深入推进,州科技局引导润绿农业、朝药药业等企业实施科技攻关项目5项,指导龙井市农田人参栽培专业合作社实现标准化、规范化运营,获批吉林省优质道地药材(人参)科技示范基地。成功申报“延边韩工坊人参精深技术科学家工作室”,建设成为全省首家人参产业领域科学家工作室。延边韩工坊健康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綦占文说:“一是给经费了,另外这个认定完了之后,可以促使我们把这个项目要真正地做下去,做得更好,这是我们的动力。”
近年来,州科技局聚力企业培育,深入开展政策宣讲、业务指导和跟踪服务,累计培育人参领域高新技术企业1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授权8家人参企业免费使用吉林省科技文献服务平台,助力企业获取前沿科技信息,提升创新效率。在成果转化方面,州科技局推动华瑞参业等企业与吉林大学合作实施3项人参领域科技项目,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积极参加科技成果与企业技术需求对接活动,发布人参企业技术需求6项,达成合作意向3项。2024年,实现人参领域技术合同成交额330万元。州科技局农业科技与社会发展处处长张梅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了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助推科技创新产业和融合方面,我们州科技局今后服务好现代化企业,促进新动能的发挥,将科技产业尤其是人参产业紧密联系,助推我们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何平 金正勇 金文哲)
2025-03-26 03:49:21
2025-03-26 10:46:29
2025-03-25 22:48:29
2025-03-26 10:49:44
2025-03-25 17:47:16
2025-03-26 10:52:35
2025-03-26 10:55:51
2025-03-25 21:58:35
2025-03-25 18:37:39
2025-03-26 00: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