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除了欢迎各位来宾,我也想欢迎台上的这只机器狗。”在4月23日举办的“AI智慧应县木塔2.0:具身智能X数字文遗升级路径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所长刘畅的开场白引得与会者会心一笑。
这只机器狗正是联想集团研发的具身智能六足机器狗。此次会上,清华大学—故宫博物院文化遗产联合研究中心和联想集团宣布,双方已经将这只机器狗试点应用于山西应县木塔景区,执行包括智能扫描建模、景区安全巡逻等在内的守塔工作。
应县木塔管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杜丽君说,应县木塔历经千年风雨、多次地震仍巍然屹立,可谓“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但是,不可避免地,在千年风雨侵蚀下,应县木塔逐渐出现塔身倾斜等难题,亟须通过更科学、更安全的方式进行保护与传承。
“我们这些每天陪伴它的‘守塔人’,不忍心看到木塔经受一点点伤害。”杜丽君感慨,面对木塔结构老化、防震减灾、游客管理等现实挑战,除了传统手段,更需要科技的力量。
近年来,国家与当地政府围绕数字化建设、专项人才输送、文遗保护机制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并成立专项保护协调机制来守护这一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联想集团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于2023年启动“智慧应县木塔”项目,并于2024年4月联合发布首款基于空间计算AIGC研发的文遗保护方案。这一方案在数字世界中构建“木塔孪生体”,逐层还原了木塔的完整构造与细节,让木塔在数字世界中真正“活起来”。在文遗活化利用方面,“智慧应县木塔”通过模拟登塔、艺术还原、古今融合三大创新,提升游客数字化的文旅体验。
在此基础上,双方开发了融合AI与具身智能技术的六足机器狗系统,利用其完成了对应县木塔藻井结构的高精度三维数字化建模,为深入分析木塔数据、推演历史痕迹、研究保护方案提供了更加全面、多维的基础支撑。
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毛世杰表示,六足机器狗搭载的多模态传感系统能够在不接触文物的前提下,完成毫米级的扫描建模,全程实现零接触保护,“希望此次试点,不仅能持续为应县木塔的保护工作提供新动能,更能可复制性地应用到中国古建数字化保护工作中去。”
毛世杰说,具身智能的应用是一个新探索的开始,未来,具身智能与数字文保的结合还将在智能体集群协作、硅基文物卫士、活化传承新范式等方面展开。
下一步,联想集团将与清华大学—故宫博物院文化遗产联合研究中心把保护对象拓展至类型更广泛的中国建筑遗产,将六足机器狗依托的深度学习算法、多模态传感系统和仿生运动控制等前沿科技,尝试应用于故宫大殿梁柱与城墙的扫描与监测,深化其在文遗保护领域的长期布局与投入。
专家们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发挥作用充满期待。“具身智能的加入会让我们获得更多类型、更大量的数据,助力古建筑保护。”刘畅说。
“具身智能可以实现人无法做到的事情,比如极狭窄的管道巡检、故宫墙壁极微小的变形监测等。”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主任赵鹏同时表示,每个古建筑的保护都是一个独立课题,没有通用的保护方案,而具身智能可以获取大量场景信息,并以极高效率处理,“通过大量个案的积累,有没有可能形成一个更普适的保护方案?这也是我们期待的。”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2025-03-26 03:49:21
2025-03-26 10:46:29
2025-03-25 22:48:29
2025-03-26 10:49:44
2025-03-25 17:47:16
2025-03-26 10:52:35
2025-03-26 10:55:51
2025-03-25 21:58:35
2025-03-25 18:37:39
2025-03-26 00: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