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千古一帝”:万里长城今犹在,就是不见当年秦始皇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4-27 16:08:25    

“秦始皇,自是千古一帝也”,这是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李贽对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的第一位皇帝的赞扬。这个人就是历史上的传奇人物,秦始皇!从古至今,对于他的评价从来就是褒贬不一,有歌颂,也有批判。那么秦始皇究竟为何会有这么大的争议呢?


秦始皇是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嬴姓,名政,又称赵政、祖龙等,于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后回到秦国,13岁时继王位,不过年幼的他只是空有其名而已,国家大权都掌握在丞相吕不韦和生母赵太后手中。直至公元前238年,平定了“假父”长信侯嫪毐(假父为嫪毐自称)的叛乱,又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后,开始独揽大权。重用李斯、商鞅等人,使秦国日益强盛,国家实力不断提高。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凭借着强悍的实力,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又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19年平定了南方百越,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


秦朝建立以后,秦始皇认为自己功过三皇,德高五帝,不满足于一般的称号,于是采用三皇五帝中的“皇帝”二字,自称始皇帝,创立了皇帝制度。在国家政策方面继续执行孝公变法以来商鞅的法家政策,加强君主制,削弱贵族势力。


中央采用三公九卿制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此外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稳固社会秩序,包括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抗匈奴、征百越、筑万里长城,还修建了灵渠,大大加强了中央同地方之间的联系。


然而晚年时期秦始皇迷上了寻求仙丹,长生不老之说。由于秦始皇的迷信导致秦朝迷信之风日盛,秦始皇尤其坚信道家、阴阳家等结合儒、法之思想提出的“五德终始说”,该说认为周是火德,秦是水德,水能克火,因此秦得以灭周而得天下。除此之外,秦始皇听闻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岛,都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有“不死之药”,得而服之便可长生不死。于是命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前去寻药,后不知所踪。有人说是遭遇海难,但也有人认为是漂到某海岛定居(民间传说是到了日本)。


秦朝儒生博士齐等人对秦始皇的迷信之风进行劝谏,并建议秦始皇仍实行分封宗室子弟为诸侯的政策,遭到丞相李斯反对。经过朝中一番激烈争论之后,秦始皇采用了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禁书(除医药卜筮种树之书)。由于秦始皇担心有人不愿意执行和欺骗自己,所以令御史案询问诸生,最终牵连出四百六十余人,导致秦始皇下令将其全部埋于咸阳,史称“焚书坑儒”。但历代学者对此事争论不休,有人认为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杀的是术士,而非儒生。但也有人认为《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描写秦始皇杀的人皆“诵法孔子”。


公元前210年(始皇帝三十七年),秦始皇在第五次东巡途中死于少丘宫(今邢台广宗)。秦始皇死后,赵高、胡亥等密谋发布假的诏书,令秦二世胡亥继位,但实际上赵高把持了朝政,出任郎中一职。害死李斯后,赵高任丞相,称中丞相(因其可以出入宫禁)。一代帝皇就这么结束了他的一生,虽然秦始皇离开了,但是关于他的死却留下了不少疑点。《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驾崩于三十七年七月丙寅日,但在周家台秦墓出土的历谱中,该年七月并没有丙寅日。据此,部分学者认为,有可能是日期有误。而关于死亡地点的争论也从没有停止过,《史记》记载始皇崩于沙丘;而《赵正书》则记载始皇病重时已经到达柏人(在沙丘以西)。此外还有一大疑点就是诏书的内容,《史记》记载始皇遗诏令扶苏返回,实际上是以扶苏为继承人,但未及发出即崩,赵高等趁机伪造了赐死扶苏、以胡亥继位的诏令;《赵正书》则载始皇召李斯等议事,同意了他们以胡亥继位的意见。

始皇帝早已不在,而历史也终将成历史。历史记载中的秦始皇到底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只能透过那寥寥文字去了解秦始皇的传奇一生。正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对于五千年前的始皇帝该如何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小编相信对此,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理解,欢迎大家下面留言和小编一起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