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8日讯 朋友,见过“持证上岗”的猫医生吗?荣誉展示柜里屹立着一张特殊的“毕业证书”,上面写着:2025年3月13日方便袋同学正式毕业,迁入智善心理动物诊疗室定向就业。
“这是我们猫德学院最优秀的毕业生代表。”猫德学院成员猫叨叨十分骄傲地说,“将来我们要搞校庆的时候,得把它请回去。”
照片上的方便袋穿着板正的黑色西装,小手拽着领带,姿势拿捏到位,看着就给人一种值得信任的感觉。
闪电新闻记者是方医生接待的第七波来访者,走进动物治疗室,“方医生工作室”六个字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泽。穿上鞋套、手部消毒,就能与传说中的方医生近距离接触了。
圆脸蛋,粉鼻头,胖胖的身子像是一条大海参,对于每一位来访者它都给予足够重视和认真对待,闻闻嗅嗅,主打一个“治愈”。
诊疗室的角落里,14岁的小娅正轻抚着猫咪,没有任何言语。她已经厌学2个多月了,似乎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而方医生也不做过多干扰,只是在旁边安静地当个倾听者。
当发现小娅情绪不对时,方医生会主动靠近,钻进她怀里,咕噜声的频率恰好与放松呼吸同步。方医生的诊室里没有“劝学”,它的关注点只是鳕鱼条而非成绩单。
伴随着这治愈的一幕,济南智善心理医院院长张敬悬为记者介绍了动物辅助心理治疗与人的区别:“孩子来医院的时候,通常会对人医生有一些防范,特别是一些厌学的孩子。因为医生的目标就是怎么劝他去上学,有些社会机构的一些心理咨询师也是这样做的。但是猫医生不会劝它上学,更多的是一种理解、支持,所以说孩子和猫医生互动,在这个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很容易进入一个特别放松的阶段,这种放松是我们心理治疗关系中特别有效的一种状态。”
走廊专家墙上,原本第二排末尾那张不同于人的证件照,如今已悄然跃至第一排首位,这实力,杠杠滴。
但是在几年前,方便袋还只是在外流浪的可怜猫咪。猫叨叨回忆起第一次见方便袋时的场景:“2021年,是猫德学院兔爸的一个朋友救到了这只小流浪猫,当时用一个方便袋把它拎着,送到我们办公室的,所以它叫方便袋。”
曾经缩在塑料袋里发抖的小毛球,现在成了“方医生”。纵使生命早年被风雨浸透,它却把流浪时积攒的力量,化作无声疗愈的爪印,轻轻按在每个来访者的脉搏上。
一般来说,在外流浪过的猫咪,为保护自己,对人会有一种距离感,但方便袋是个例外。经过院长的考察,方便袋虽然经历了流浪的痛苦,但依然能建立对人的信任、依恋,是陪伴孩子疗愈、成长的绝佳伙伴。
当然,为了迎接这位“与众不同”的新同事,济南智善心理医院也是做足了功课。
医院的改造方案藏在每个细节里。在近100平方米的大办公室中,摆放着各种小玩具、猫爬架、自动喂食器,以及一张超大的猫咪床,供方医生大展拳脚。一上一下的两个监控器时刻汇报着方医生的最新状况。房间内做了隔断和封窗,还摆放着情绪稳定缓冲剂,最大程度上保证着方医生生活和工作的安全。
在猫叨叨看来,方便袋如今的成就有着更重大的意义:“它可以用它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关注人和流浪动物的相处,启发人们的爱意和暖心,我觉得这个意义可能更大。”
截至目前,方医生累计接诊300多人次,入职一个多月,已经是一名成熟的“猫医生”了。脚步一步步往前迈着,看,方医生又开始它的工作了。
闪电新闻记者 吴丽兰 崔冬梅 王齐源 实习记者 邵梦婷 陈星宇 报道
2025-03-26 03:49:21
2025-03-26 10:46:29
2025-03-25 22:48:29
2025-03-26 10:49:44
2025-03-25 17:47:16
2025-03-26 10:52:35
2025-03-26 10:55:51
2025-03-25 21:58:35
2025-03-25 18:37:39
2025-03-26 00: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