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国内乳制品消费有回暖迹象,但中小区域乳企的日子依然不好过。近期多家区域乳企公布的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显示,营收增速持续下滑。但随着奶酪零食化进程提速,奶酪股业绩已呈现回暖趋势。
2023年以来,国内乳制品消费呈弱复苏态势,行业增速明显放缓,市场竞争持续加剧,中小区域乳企受行业调整冲击较大。从已披露的部分区域乳企2024年财报来看,以液态奶为主营业务的传统区域乳企仍未走出调整周期。
财报显示,新疆区域乳企天润乳业(600419.SH)实现收入28亿元,同比增加3.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365.9万元,同比下滑69.3%,业绩增速较2023年进一步放缓。
同区域的麦趣尔(002719.SZ)同样承压,全年收入6.4亿元,同比下降10.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2.3亿元,同比增亏137.4%。
此前业绩较为稳定的广东区域乳企燕塘乳业(002732.SZ),2024年营收和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也分别同比下降11.2%和43%。
记者注意到,区域乳企业绩波动主要源于液态奶类产品收入下滑。在业绩说明中,麦趣尔称受乳制品行业竞争加剧影响,导致乳制品营收及利润下降。此外,部分企业业绩下滑还涉及生物资产(如奶牛)加速淘汰,以及奶价下跌引发的生物资产减值等因素。
2025年春节期间,随着礼品消费场景恢复,国内乳制品消费显现回暖迹象。从江西区域乳企阳光乳业(001318.SZ)和麦趣尔披露的一季报来看,单季业绩同比有所改善:两者一季度营收同比降幅收窄至3%,净利润同比增速转正,但整体复苏力度仍显不足。
在睿农咨询创始人侯军伟看来,近年来,乳品行业的集中度显著提升,区域乳企若未能找到独特的品牌定位,特别是在产品结构上与大型企业高度重合,将面临被市场边缘化甚至淘汰的风险。
相较之下,经历两年深度调整、逐步摆脱"奶酪棒依赖症"的奶酪行业已重拾增长。财报显示,2024年妙可蓝多实现收入48.4亿元,同比下降9%,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89.2%。2025年一季度,妙可蓝多实现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6.3%,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239.7万元,同比增长114.9%。
此前因各大乳企扎堆儿童奶酪棒赛道,行业供给过剩引发价格战,导致2023年奶酪行业进入调整期。2023年妙可蓝多即食营养系列(含奶酪棒)业务营收同比减少了23.9%。
2024年开始,国内乳企加快了奶酪零食化、多元化的策略,妙可蓝多也加速从奶酪棒向儿童零食、成人休闲食品领域转型,这一变化也带来了新的增长点。2024年其即食营养系列营收恢复3.2%的正增长,餐饮工业系列和家庭餐桌系列收入分别增长14%和4.9%。
在近期商业活动中,妙可蓝多CEO柴琇表示,中国奶酪产业正进入新发展阶段,呈现产品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多样化、目标人群全覆盖三大趋势。下一步将重点拓展儿童奶酪"高年龄段"市场及成人奶酪产品。柴琇同时透露,公司正探索构建本土原制奶酪供应链,改变当前依赖进口的局面,此举既有助于推动上游畜牧业发展,也能调节国内原奶供需平衡。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零食、餐饮和家庭餐桌将成为奶酪消费核心场景。由于饮食差异,奶酪对国内消费者并非刚需,且存在植物蛋白替代品的竞争。目前90后、00后消费者已经有奶酪消费的习惯,如何有效扩大需求,奶酪企业仍需加把力。
2025-03-26 03:49:21
2025-03-26 10:46:29
2025-03-25 22:48:29
2025-03-26 10:49:44
2025-03-25 17:47:16
2025-03-26 10:52:35
2025-03-26 10:55:51
2025-03-25 21:58:35
2025-03-25 18:37:39
2025-03-26 00: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