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国家队”,重磅出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03:06:00    

资源循环“国家队”来了。

4月21日,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色金属投资有限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设备资产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电池有限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机动车有限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塑料再生有限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电子电器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绿色纤维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绿色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控股股东均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

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资环集团将在动力电池、新能源器件、有色金属、绿色纤维、机动车、塑料再生、设备更新和电子电器等细分领域打造一批领军企业,充分发挥资源循环“国家队”作用,建立重要战略物资循环利用及储备体系,保障资源安全。

中国循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到2025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产值预计将达到5万亿元人民币。

“国家队”出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色金属投资有限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设备资产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电池有限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机动车有限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塑料再生有限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电子电器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绿色纤维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绿色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其中,前8家公司注册资本均为10亿元人民币,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绿色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3亿元人民币,上述9家公司控股股东均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资环集团”)。

据新华社,近日,中国资环集团展业推进大会在中新天津生态城举行,大会宣布在津成立9家子公司。会上,中国资环集团、中国资环集团华润环保与中国工商银行、国家电投、中汽中心等8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和托管协议。

中国资环集团此次成立的子公司业务范围涵盖电池、机动车、设备资产、塑料再生、绿色科技等领域,基本上涵盖了目前我国循环经济中的重点领域。

作为由国家层面主导组建的全国性、全品类的资源循环中央企业,中国资环集团始终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始终坚持高站位、大格局积极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着力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

半年来,中国资环集团先后与1000余家地方政府、企业及行业机构洽谈。坚持盘活存量,整合央地资源,高效构建再生钢铁、废旧纺织品、新能源器件、动力电池、有色金属、电子电器循环利用等基石业务。坚持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创建全国首个手机安全回收处置链条,形成全国性电子涉密载体销毁处置利用网络。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合作,举办首届科技创新大会,突破核心技术,初步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资源循环回收体系。坚持示范引领,打造行业标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国际领先的“零碳园区”,展示“示范基地”综合解决方案,强化“中国资环”品牌影响力。

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资环集团将在动力电池、新能源器件、有色金属、绿色纤维、机动车、塑料再生、设备更新和电子电器等细分领域打造一批领军企业,充分发挥资源循环“国家队”作用,建立重要战略物资循环利用及储备体系,保障资源安全。同时,深化绿色科技研究院建设,开展高水平高价值成果转移转化、创新孵化和标准研制,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相融汇的贯通路径。

资源循环大战略

未来,中国资环集团将继续在动力电池、新能源器件、有色金属、塑料再生等细分领域打造一批领军企业,充分发挥资源循环“国家队”作用,建立重要战略物资循环利用及储备体系,保障资源安全。

中国循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到2025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产值预计将达到5万亿元人民币。2020年,中国的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15年提高了约26%。具体数据表明,2020年废钢利用量约为2.6亿吨,替代了62%品位铁精矿,废纸利用量约为5490万吨,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1450万吨,占国内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的23.5%。其中,再生铜、再生铝和再生铅的产量分别为325万吨、740万吨和240万吨。在“十四五”期间,预计到2025年,主要资源产出率将比2020年提高约20%,单位GDP能源消耗和用水量将分别降低13.5%和16%。此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将保持在86%以上,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0%,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同样达到60%。这些目标的实现,将进一步推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去年10月28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进一步强调成立中国资环集团的重要性及其未来的使命任务。会议指出,要聚焦国家战略,充分发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全国性、功能性平台作用,结合行业发展情况,搭建多层次、立体化、高效率的资源回收再利用体系,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资源循环再利用产业集团。同时明确了要坚持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持续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推动形成一批循环经济领域深精加工产业集群。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两个阶段的工作目标: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秸秆等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40亿吨,新增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主要再生资源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达到5万亿元。到2030年,建成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废弃物循环利用水平总体居于世界前列。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也指出,“2023年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36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汽车、家电更新换代也能创造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

【来源:券商中国;编辑: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