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4月17日讯(记者 王玉龙)4月10日上午,“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开行。这组车串联山东省内代表性旅游资源,经过包括潍坊在内的11个市22个站点,沿线有200多家景区,为游客提供“慢旅深游”,全车14节乘客车厢,其中一节车厢为“潍坊车厢”。
4月15日10时54分,G5552次列车从青岛站驶出,经潍坊、济南、泰安,驶向临沂北站,这是今年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开行的首趟“潍坊风筝号”旅游专线列车。4月16日12时31分,北京南至青岛G1069次“潍坊风筝号”旅游专线列车从北京南站出发,一路奔驰驰向潍坊方向,游客在更加便捷的高铁旅途中,领略春日风光、体验风筝文化。
这一系列动作并非偶然,而是铁路部门与地方政府合力推动“交通+文旅”深度融合的体现。春日潍坊,万物旖旎,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暨2025潍坊风筝嘉年华即将正式开幕,旅游专列的密集开行,无疑为这场国际盛会提前预热,也为潍坊文旅市场注入强劲动能。
过去,旅游专列多被视作“交通工具”,而今,它已成为文旅产业链的关键一环。“好客山东·齐鲁1号”及“潍坊风筝号”的开行,不仅提供了快速通达服务,更在车厢内融入风筝文化元素,如非遗展示、互动体验等,让游客在旅途中提前感受潍坊魅力。这种“沉浸式”设计,改变了传统“景点打卡”模式,使“在路上”本身成为旅游体验的一部分。
此外,旅游专列的开行还优化了游客的出行结构。以往,潍坊风筝会期间,游客多以短途自驾或普通列车为主,而高铁专列的加入,不仅缩短了京津冀、胶东半岛等客源地的时空距离,还通过“高铁+接驳”的无缝衔接,提升游客舒适度,延长停留时间,从而带动餐饮、住宿、文创等二次消费。
交通与文旅的融合,绝非单向输送客流,而是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潍坊国际风筝会作为国际性节庆活动,需要高铁专列这样的高效载体扩大影响力;而铁路部门也借助文旅IP提升专列附加值,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从更深层次看,这种模式的成功离不开三点:
精准定位——“风筝号”瞄准京津冀、山东半岛等核心客群,契合短途休闲游趋势;
服务升级——车厢文化展示、接驳优化等细节提升游客体验;
政策协同——铁路部门与地方政府联合营销,形成“专列+景区+酒店”的优惠套餐,降低游客决策成本。
旅游专列密集开行,交通与文旅深度联动,目前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下一步可以考虑常态化运营,探索夏季避暑线、秋季红叶线等季节性主题专列,形成稳定客源;数字化赋能,利用AR/VR技术,让游客在列车上即可“云游”潍坊,增强互动性;加强区域协作,推动山东与周边省份联动,如开通“齐鲁-京津冀文旅走廊”,扩大辐射范围,为潍坊文旅带来更多可能。
交通与文旅的“双向奔赴”,最终目标是让游客“来得快、留得久、玩得好”。潍坊与高铁专列的携手,不仅是一次成功的营销案例,更展现了现代交通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潜力。未来,随着更多创新模式的涌现,“坐着高铁去旅行”或将成为文旅新常态,为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充足动能。
2025-03-26 03:49:21
2025-03-26 10:46:29
2025-03-25 22:48:29
2025-03-26 10:49:44
2025-03-25 17:47:16
2025-03-26 10:52:35
2025-03-26 10:55:51
2025-03-25 21:58:35
2025-03-25 18:37:39
2025-03-26 00: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