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千帆竞速!宁夏发布《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区的意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17:14:00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教育工作关系千家万户,是老百姓最关心关切的事。

4月29日,记者从教育强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4月3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全区教育大会,对教育强区建设作出安排部署,近日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区的意见》《关于全区基础教育优化布局的指导意见》《关于全区普通本科高校和职业学校优化布局的指导意见》,从顶层设计的层面推动宁夏教育工作系统化变革,对于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其中,《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区的意见》明确了主要目标:坚持远近结合,到2027年,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逐步健全,教育布局结构与经济社会和人口高质量发展需求更加契合;到2030年,优质均衡的基本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持续增强;到2035年,全面建成教育强区、与全国同步实现教育现代化。

围绕上述目标,实施8个方面27项任务:

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突出2个特色,即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空间阵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实践育人品牌,提升育人实效;单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夯基育苗工程,持续推进各族学生合校共读、混合编班、混合住宿,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小就植入孩子们的心灵。

办强办优基础教育,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实施中,聚焦“顺应人口变化趋势”,适度超前优化学校布局,有效应对各学段学龄人口变化趋势;聚焦“遵循教育规律”,一县一案推动农村学校向乡镇区域中心或县城集中,同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聚焦“最大限度盘活和利用现有资源”,因地制宜打通使用各学段教育资源,建立学位紧缺县区学生到学位富足、办学条件较好的地区和学校就读保障机制,促进各类资源高效利用;聚焦“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通过新改扩建、挖潜扩容、中职学校转设等方式,扩大普通高中学位供给,缓解人民群众上普通高中的焦虑。

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通过统筹资源配置、合理调控规模、严把设置质量,推动高等教育扩大资源供给,推进结构调整,促进布局优化,重点采取加快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稳步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加快建设优势学科专业3个方面措施。

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效,持续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引进培养急需紧缺人才。特别是宁夏高等研究院作为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的创新平台,将充分发挥创新牵引作用,吸引集聚全国高水平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参与科研攻关、人才培养,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坚持产教融合,依托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和技术创新中心;推动职普融通,畅通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培养通道;提升办学能力,重点培育和建设一批服务现代化工、装备制造、特色农牧业等领域的高水平专业群,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适应性。

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把教育数字化单列为一部分重点部署,提出加强数字教育体系建设、推进教育数据开发利用、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3条措施,赋能教育强区建设。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从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优化教师管理和资源配置、提高教师地位待遇3个方面进行部署,分别对中小学、职业学校、高校教师队伍提出培养措施,推动县域内教师资源跨区域、跨学段均衡配置,进一步巩固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从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加强教育合作交流、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教育综合治理能力4个方面,有序推进中考、高考、高校人才评价等改革,加强国际国内教育合作交流,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不断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为确保《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区的意见》顺利实施,宁夏将着力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工作原则、明确部门责任,把规划设计的“施工图”变成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景图”。(宁夏日报记者 高菲/文 王沛瑶 付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