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讽喻说或爱情说,《长恨歌》的主题何止于此?《妖猫传》亦未点明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4-29 21:36:06    

引言

白居易都是中唐最重要的诗人。《长恨歌》更是其重要的代表作。这篇极具抒情色彩的长篇歌行体叙事诗,十分形象地展现了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参考与其创作背景密切相关的同时代小说家陈鸿的《长恨歌传》来看,则归之于“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的政治理念。然而,从全诗内容和情感表达上看,主题又呈现出复杂性。

对此,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说法,即讽喻说、爱情说双重主题说。而我在这里想说的,则完全不限于此,而是深入原诗,从字句内容上分析解构,希望能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视角,谈最真实的主观感受和理解。

三千宠爱在一身

开篇首二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我想诗人绝不是随便写的,一定是慎之又慎的。单从此二句,便可以读出两种寓意,至于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则完全要看下文。

记得很早些时候,大概初中年代吧,读到这里就以为白居易很明显的一定是在讽刺唐玄宗了。然而,读过历史我们知道,作为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玄宗“御宇多年”也可谓励精图治,创造了开元盛世的极盛局面。后期确因专宠杨贵妃,怠慢朝政,而导致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杨是天宝四载(公元745年)被册为贵妃的,而此时距玄宗712年登基,已有33个年头。

所以,“重色”与“思倾国”,既可有劝诫讽刺之意,同时又表达了君王作为七情六欲之人的合理要求。就像汉代《李延年歌》中唱的那样,宁可倾城、倾国,也不应该错过获取佳人的机会!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李延年歌》

从开头直到“尽日君王看不足”这句为全诗情节的第一部分,着重写了李、杨的爱情生活状况诗人使用大量笔墨渲染杨妃的美貌和李隆基对她迷恋与专宠,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等。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这两句用极具夸张的对比手法凸显出杨妃无穷魅力的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后宫宫女们的悲惨命运。既然三千宠爱在一身了,说明还有两千九百九十九人被无情埋没,当然这个数字是虚指。而对此揭露更为深刻的是白居易另一首讽喻诗中的句子: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等句子,确实明显蕴含讽刺意味,批评李隆基沉迷声色。再如“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几句,并无过分夸张,但从杨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中,折射出的却是全天下黎民百姓的命运,均可能由君王一人之喜好决定的社会现实

从安史之乱到玄宗之伤

从“渔阳鼙鼓动地来”到“不见玉颜空死处”为全诗的第二部分,也是情节上的第一次转折。此前的男欢女爱、歌舞升平转眼间烟消云散。安史之乱爆发,皇室携家眷仓皇出逃,又接连遭遇六军哗变、贵妃殒命的打击,致使李隆基感伤不已。诗人于此处并没有主观上的情感倾向和道德评判,但却使用了大量笔墨渲染玄宗的悲伤情绪,难免不引发读者的同情。而对比前段情节,繁华落尽,其实早已暗含着必然的因果。

第三部分承接李隆基的悲伤,写他回宫后对杨妃无尽的思念。从“君臣相顾尽沾衣”到“魂魄不曾来入梦”,层层深入渲染,从睹物怀人、触景生情到孤灯油尽、彻夜难眠。展现出身为九五之尊的天子亦有常人柔情的一面。同时又说明尽管皇帝有三千后宫佳丽,却又难得一个知己。不难看出,此一部分确实体现了诗人对李、杨爱情的歌颂,同时也凸显出李隆基对杨妃的专心一志

若说诗人自己的情感倾向,也正是在这一段路表露无遗的。因而,此段落对参透全诗主旨尤为重要。这里有的不仅是同情与歌颂,更是惋惜。帝王也是普通人,有着与普通人同样的情感需求。而另一方面,正因为帝王的特殊身份又不同于普通人,才导致其个人情感关系到家国存亡,也才会有杨妃魂断马嵬坡的悲剧命运。恰如李商隐的诗句: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马嵬(其二)

现实主义到浪漫主义的升华

从“临邛道士鸿都客”到全诗结束,诗歌在表现手法上转向浪漫主义。千百年来的,传统中国人的观念中,很难接受彻底的悲剧,而是习惯了千方百计也要为故事主人公安排一个大团圆的美好结局,以弥补现实的苍凉。因而,白居易不得不借用民间传说,让阴阳两隔的男女主人公互诉衷肠。单从这点来看,全诗主旨就不可能仅是讽喻!

再说,白居易自己将他的诗歌作品分为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四类,而《琵琶行》和《长恨歌》同属于感伤诗。若全篇主在讽喻的话,自然会分在讽喻诗一类。

因而,诗人也很有可能是在创作过程中,随着感情的自然流露而发生思想转变,进而违背最初的创作意图的。

名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诗人对李、杨爱情最高程度的褒扬。而后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荡气回肠地结束全篇的同时真正点明了主旨。

结语

至此,诗人不再有秘密,诗题本身成了最核心的主旨,即一个“恨”字!“恨”是什么?是“遗憾”!这遗憾不仅针对李、杨爱情悲剧本身。这遗憾是多重的,也应包含君王沉溺儿女私情而致使家国上下生灵涂炭的遗憾,以及江山、美人不能两全的遗憾!


附:白居易《长恨歌》原文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