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宇婷 (中南民族大学)
青山环绕、白鹤飞翔的画面配上悠远的背景音乐,墓碑、蜡烛、鲜花、焚香等一应俱全……近年来,网络祭奠活动兴起,无纸祭奠形式成为清明节新气象。记者采访发现,许多人认为网络祭奠是“互联网+”时代一种新的祭扫方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可随时随地表达思念之情。但与此同时,网络祭奠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建馆审核形同虚设、虚拟祭品价格虚高等。(4月4日 《法治日报》)
所谓网络祭奠,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专门的线上祭奠空间,在其中设立虚拟的纪念馆、墓地,进行仿真献花、摆供、上香等一系列祭祀活动的新型祭扫方式。网络祭奠无疑是数字化时代与社会需求共同作用的产物,因其兼具便利、环保、节约等优点,近些年来备受大众青睐。
然而,随着网络祭奠的蓬勃发展,其隐藏的问题也逐渐暴露。首先,网络祭奠审核机制形同虚设。部分平台注册流程简单,未对用户填写的信息进行严格核实,导致虚假信息泛滥,不仅伤害了人们的感情,还破坏了网络祭奠的庄重性。其次,电子祭品价格虚高。平台上的电子祭品品类繁多,从鲜花、水果到豪车、别墅,应有尽有。但价格却令人咋舌,动辄几十元、上百元,甚至千元的“豪华祭祀套餐”也屡见不鲜。一些平台还利用人们的“孝心”进行道德绑架,营造出不买高价祭品就是不孝顺的氛围,让网络祭奠变了味。此外,还存在平台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一些祭奠平台打着会员服务的旗号,却无法兑现相应的优质服务,严重影响了用户的祭奠体验。
为了让网络祭奠真正成为“思念净土”,必须多方协同发力。祭奠平台应担起重任,建立健全严格的审核机制,通过实名认证、信息核实等手段,从源头杜绝虚假信息,守护祭奠的庄重性;合理定价电子祭品,尊重用户自主选择权,摒弃诱导消费的不良行径;注重技术投入,优化相关服务,确保平台运行流畅,提升用户体验。此外,监管部门也要尽快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加强对网络祭奠平台的全方位监管,对违规行为严厉惩处,为网络祭奠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网络祭奠为人们超越时空的思念搭建起一座数字桥梁,承载着人们对逝者的无尽追思,必须坚决抵制其中的各种不良“套路”,让这份深沉的思念得以真挚地流淌。
2025-03-26 03:49:21
2025-03-26 10:46:29
2025-03-25 22:48:29
2025-03-26 10:49:44
2025-03-25 17:47:16
2025-03-26 10:52:35
2025-03-26 10:55:51
2025-03-25 21:58:35
2025-03-25 18:37:39
2025-03-26 00: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