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能源汽车洗牌,浙江掉队了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7:2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金梁 夏丹

最近,新能源汽车版图再次迎来大洗牌。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2月各省份汽车数据,传统汽车大省排名纷纷下滑,而中部省份集体崛起,安徽的汽车产量、新能源汽车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造车大军中,浙江处于什么地位,是否面临掉队压力?

图源:视觉中国

01 以产量论英雄

造车江湖,向来以产量论英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浙江新能源汽车产量9.93万辆,位居全国第9位,被安徽、湖南、山东、河南等地反超。

新锐一时崛起,老将集体下滑,这是当前的竞争格局。不仅浙江承压,就连长期领跑的广东也滑落至第5位,汽车工业重镇重庆更是掉到了第10位。

仅凭两个月数据来“论资排辈”,缺乏说服力,综合实力仍需看全年表现——

2024年,浙江新能源汽车产量达91.9万辆,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47.6%,高于全国平均13个百分点。放到全国来看,位列第六位,比2023年提高了1个位次。

短短数月间,江湖名次发生剧烈波动,更印证了这个赛道的“内卷”程度。不进则退,这是造车江湖中公认的铁律。

图源:视觉中国

尽管外部环境风起云涌,浙江造车仍底气十足。

观察当前造车强省,可见一种趋势:头部车企与属地城市深度绑定。如比亚迪在深圳和西安的贡献,特斯拉在上海的占比,蔚来在合肥的地位,可谓一荣俱荣。

回看浙江汽车版图,既有吉利这样的传统车企,也有零跑这类造车新势力。

去年,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位列全国第二,旗下极氪稳居豪华品牌头部阵营;零跑汽车以高性价比策略加快突围,四季度净利润转正,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翻倍增长,位居造车新势力第三。

更不容忽视的是,浙江还有隐形的配套优势——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如均胜电子在汽车安全系统市占率全球第二,三花智控热管理组件市占率全球第一,拓普集团减震器市占率全球第一等。

如今,浙江在汽车电子、热管理、底盘等领域,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头部企业,18家企业进入全国汽车零部件百强,5家企业进入全球零部件百强,两项数量均居全国首位。

图源:视觉中国

02 角逐智驾赛道

早年,零跑汽车掌门人朱江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预言,2025年会是一个分水岭,哪些车企能跑赢,就会逐渐分明。

今年,最大的变量已然出现:比亚迪率先喊出“全民智驾”口号,让高阶智驾覆盖到7万级到20万级的市场。

这看似只是一家企业的战略调整,实则彻底打破了行业格局:曾经被视为“奢侈品”的高级智驾卖到了“白菜价”,整个汽车产业进入了智能化下半场。

智能驾驶产业链,正是造车江湖的新战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及智能制造装备。

围绕这一产业链,多个城市已展开布局。

如武汉正在冲刺“自动驾驶第一城”,“萝卜快跑”成为市民通勤工具;深圳发出全国首张L4级自动驾驶微型货车测试牌照;上海有着完备的供应链,从整车制造到硬件研发,再到算法迭代……

图源:视觉中国

浙江也有所行动。年初,浙江省经信厅印发《浙江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力争全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50万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

这份文件透露了浙江发力智驾的三个方向——

在整车领域,加快L3级及以上高阶自动驾驶新车型研发和市场投放,积极发展低速物流车、市政环卫等无人驾驶专用车;

在零部件领域,鼓励智能座舱、汽车内饰等特色优势产业,保持原有零部件产业的先发优势,向智能化转型;

在算力领域,大力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等核心软件开发,建立开源平台,积极吸引一批智能车控、智能电控等领域企业协同参与开发功能软件。

有业内人士指出,对标特斯拉、华为等头部企业,浙江车企在算力、算法和数据等方面存在差距,但依然有不少企业在关键赛道创新突破。

据悉,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已在杭州落地,是浙江省“4+1”专项基金群中规模最大、期限最长的一支产业技术基金,将加大对智能驾驶等重点领域投资力度。

03 争先进位压力

据记者统计,过去三年里,已有近30个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消失。一度呼声很高的高合、极越、威马等车企,先后陷入困境甚至面临退市,目前仍有个别新能源汽车在生死线上挣扎。

与行业残酷洗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持续加码,这种“志在必得”的态度在今年尤为明显。

图源:视觉中国

拿湖北来说,前有已落户的小鹏汽车基地,现有小米汽车选址武汉的传言,同时还发布了《支持全省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措施(2024—2027年)》和《2025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促消费政策》,提出“湖北造”新能源汽车产量要迈上100万辆的台阶。

巧合的是,与湖北提出“力争百万”的同一天,山东省通过一场重要新闻发布会宣布: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量质齐升,力争全年产量突破100万辆。

也就是说,除广东、上海、陕西、安徽、浙江等新能源汽车大省外,越来越多的省份也不甘落后,在积极角逐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排位和份额。

对浙江而言,在这场排位赛和市场份额之争中,想要稳住江湖地位,甚至更进一步,将面临愈发激烈的竞争。

好在,浙江的整车车企开年拼劲就很足。

前不久,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表示,2024年下半年开始,公司新能源板块已经开始实现全面盈利,新能源转型取得初步成功。

在此基础之上,2025年吉利汽车将陆续推出10款全新新能源产品,开启产品大年。吉利汽车设定的销量目标为271万辆,其中新能源目标为150万辆。

最近,零跑汽车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3月交付新车达3.71万辆,同比增长超154%,成为新势力月度销冠。另外,新车型零跑B10车型将于4月10日正式上市。该车型上市即可实现批量交付,将是零跑最快交付的车型。

采访中,一位浙江业内专家的话颇有意思,“现在十分关键的是,我们还在牌桌上,且手中的牌还不错”。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