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华
“十四五”以来,国家出台了《“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强5G+智慧旅游协同创新发展的通知》等多项政策大力支持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沉浸式文旅新业态和新场景。《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也提出沉浸式文化旅游体验成为常态,要通过创意激活和科技赋能消费场景,布局未来业态。融合了虚拟现实技术、光影技术、智能交互技术等优势的沉浸式文旅,既迎合了大众不断升级的旅游需求,又是我国文旅产业转型、乡村振兴和夜间经济发展等的重要引擎,成为文旅产业当下快速发展的“风口”。
河南省沉浸式文旅发展模式
一系列数字化新技术在文化旅游领域的创新应用,重构了文旅产业的资源观、时空观和产品观,催生了许多新业态、新场景和新模式,沉浸式旅游成为河南文旅产业发展的新主流,目前河南省沉浸式文旅发展模式主要有:
沉浸式主题乐园模式:通过主题定位,借助光影技术、智能交互技术等为游客提供一个在“真实的”想象世界里探索、游戏的个性化历程。如中国首座全景式全沉浸戏剧主题公园《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和以电影主题演艺为主的电影小镇《一路有戏》,已成为知名的沉浸式潮玩地和网红打卡地。
沉浸式文化展览模式: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智能交互技术将文物、历史风貌和文化场景的元素融入到一个数字虚拟世界中,让游客可以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了解历史、文化和传统艺术。如洛阳博物馆“河洛之光”数字馆借助VR、幻影投像、AI换脸等多媒体数字技术,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沉浸式体验洛阳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
沉浸式文艺演出模式: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光影技术和智能交互技术打造沉浸式的文艺演出。如河南沉浸式演艺项目《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黄帝千古情》等,通过艺术与科技的结合,生动展现了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成为文旅产业升级的成功案例,入选重点演艺项目库。
沉浸式夜间旅游模式:将地域历史文化特色、文化消费需求和文旅元素融合,打造沉浸式灯光秀、音乐节、星空露营、露天影院、非遗夜市街区、博物馆之夜等项目,塑造夜游新业态。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国际文创园区、开封市宋都皇城省级旅游度假区、洛阳市洛阳古城特色文化街区等5个集聚区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
沉浸式互动游戏模式:通过情景营造,让参与者通过互动不断升级自己的文化体验。如2023年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市整合梳理全市40个实景剧本杀和桌面剧本杀项目,为游客带来沉浸式文旅体验,打造洛阳为全国沉浸式文旅目的地和“剧本娱乐之都”。
河南沉浸式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分析
强化政策引导,保障沉浸式文旅的高质量发展。沉浸式文旅是体验经济在数字化时代的重要呈现,源于文化与科技的高度融合,着力在极致体验场景的营造上,其高质量发展更依赖政府对社会需求的驱动,在市场引导下进行整体规划,提供完善的政策、管理、服务等多层面的保障,营造全社会共同推进、参与的沉浸式文旅良好氛围。同时,充分重视旅游科技创新领域的技术和数据积累,建立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科研机构协同的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平台,打通文旅产业数据孤岛,在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前提下,推动形成“数字孪生—智能决策—场景迭代”的良性循环机制,最终实现“科技赋能文化、数据驱动旅游”的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立足社会美育,营造独特地域文化体验。传统文化资源也是美育资源,社会美育是提升全民审美素养的重要力量。要推动沉浸式文旅的高质量发展,需和社会美育结合起来。近年来,各级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推出了许多颇具开放性、多元性、互动性的社会美育课堂、展览等,成为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媒介边界的泛化,社会美育走出场馆,在技术的加持下突破时空的界限,以自然环境、文化思想、传统技艺、红色精神等众多形式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筑基文化自信。沉浸式文旅从内容到形式要以社会美育为根本,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的独特性,自然资源的独特性,体验形式的独特性,在社会多形式的空间中实现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
产业不断下沉,带动全域旅游发展。沉浸式文旅项目因为其科技含量高、艺术氛围浓、资金投入大,更集中在优势文化IP的表现上,河南要构建全域打造、全面覆盖、全业融合、全民参与的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一体发展格局,一方面要发挥大IP的平台效应,联动周边区域及文旅部门开发自然风光、文化遗产、乡村休闲等多元产品,强化产业协同;另一方面深挖传统技艺、民俗文化等特色资源,通过线上虚拟体验、线下实景拓展等互补形式活化利用,构建差异化旅游形象。双措并举可以有效满足更多受众的多层次需求,提升全域旅游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强化文化研究,培育沉浸式文旅发展新动能。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拥有4万多个旅游单体资源,其中人文类资源占63%,汇聚了黄河文化、根亲文化、大宋文化、汉唐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不仅为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也为各类研究机构和高校教师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通过国家级、省部级和厅级等各级项目的主导研究,已形成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沉浸式文旅项目在文化选择、释读和活化开发方面奠定了深厚基础,丰富了其文化内涵。在强化文化研究的同时,注重引导研究成果的多种形式应用与转化。
(作者系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智库研究项目:河南省沉浸式文旅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ZKYJ28)阶段性成果; 2022年度河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与推广(软科学)项目:河南省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32400410277)阶段性成果。
2025-03-26 03:49:21
2025-03-26 10:46:29
2025-03-25 22:48:29
2025-03-26 10:49:44
2025-03-25 17:47:16
2025-03-26 10:52:35
2025-03-26 10:55:51
2025-03-25 21:58:35
2025-03-25 18:37:39
2025-03-26 00:30:19